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在國家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牽引的雙輪驅動下,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實現了飛躍式發展,已經形成從硅錠/硅棒/硅片、電池片/組件、光伏生產設備到系統集成、光伏產品應用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。
今年上半年,我國光伏發電裝機30.88GW,同比增長137.4%;多晶硅、硅片、電池、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在45%以上。與此同時,國內光伏企業也進入新一輪規模和資本擴張周期。據統計,今年下半年,國內公開的光伏產業擴產項目達到14個,總投資規模將超過1200億元。
然而,面對日趨嚴峻的國際市場環境以及日趨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,我國光伏市場火熱的背后,仍然存在著部分環節發展不協調、區域市場封閉、市場惡性競爭等問題,并且正在成為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“攔路虎”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市場監管總局、國家能源局等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《關于促進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通知》指出,要圍繞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,科學規劃和管理本地區光伏產業發展,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全國光伏市場建設。統籌發展和安全,強化規范和標準引領,根據產業鏈各環節發展特點合理引導上下游建設擴張節奏,優化產業區域布局,避免產業趨同、惡性競爭和市場壟斷。
因此,科學規劃和管理光伏產業發展,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全國光伏市場建設成為當務之急。
要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,避免惡性競爭?!笆奈濉笔峭苿訉崿F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期、窗口期,各級政府部門要根據行業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,不斷完善發展環境、政策體系、標準規范、開發模式,推動優化營商環境,規范開發秩序。相關省市區縣政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出臺政策措施,嚴禁惡性競爭和市場壟斷等行為,避免造成低水平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,共同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立。今年4月底,廣東省發展與改革委發布《關于規范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》,提出全面核查已備案項目,大力推進可建項目建設,科學編制光伏發展專項規劃等措施,嚴格控制跑馬圈地、倒賣土地資源、惡性競爭等行為,已經取得良好成效。
要進一步統籌發展和安全,強化標準引領。工信部正在加快修訂完善《太陽能光伏產業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》,加強標準引領和應用實施,支持光伏組件回收、碳足跡核查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,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。國家能源局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,一方面積極推進以沙漠、戈壁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,充分發揮基地項目的“集團軍”作用;另一方面,組織開展整縣(市、區)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工作,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,全國共676個縣(市、區)納入試點范圍,各地正規范有序推進。
相關省市區縣和行業企業要積極主動落實國家主管部門政策措施,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,根據產業鏈各環節發展特點合理引導上下游建設擴張節奏。
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,規范市場秩序。電站運營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,進入壁壘較高,企業不但需要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,還需要具備持續的項目開發能力,目前大型國企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。在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建設中,各地不得囤積倒賣電站開發等資源、強制要求配套產業投資、采購本地產品。要支持引導民營企業依靠自身靈活多變的機制、強大的執行力,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平臺,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平等參與市場競爭,引導各類資本根據“雙碳”目標合理參與光伏產業,搶占市場競爭的制高點。光伏企業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,上下游企業密切合作,積極補齊產業鏈短板,積極倡導誠實守信,加強行業自律。
目前,多晶硅、硅片、電池片和組件產能均趨于集中,要將供應鏈從集中化轉向分散化和多元化,進一步降低產業布局風險;防止因為不合理的產能擴張造成產能供需反轉、產能過剩,探索建立供應鏈協調保障的長效機制。
要進一步推進綠色轉型,開拓兩個市場。通過不懈努力,我國光伏產業已經逐漸擺脫兩頭在外的局面,但是過半以上的產能仍依賴出口市場消化。近年來歐美國家正在不斷擺脫對中國產品的依賴、重塑光伏供應鏈,貿易壁壘已經逐漸成型。自2011年開始,我國光伏產品先后遭受美國、歐盟、澳大利亞、加拿大、土耳其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救濟調查。光伏企業要積極推進綠色環保轉型,應對部分歐洲和亞洲市場所要求的碳足跡等綠色壁壘,加強與重點市場和共建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綠色貿易合作,適時調整生產銷售布局,避免市場過度集中,實現對外貿易的高質量發展。